1. 种苗选择
因三叶青产地不同,三叶青形状、药性会略有差异,其中浙江三叶青的葫芦状果实呈金黄色,大如莲子,就药性而言在各类三叶青中属上品。选择优良种源,苗木规格为3个月以上扦插苗或扦插容器苗,苗长15厘米至25厘米,根系须根发达,无病虫害。大力提倡使用扦插容器苗,提高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。
2. 栽培技术与管理
(1)整地。为防止水土流失,保护生态环境,提高产量,推荐以控根容器,其原理是利用控根苗床和容器,对根创造一个可控环境,使根接触空气,进行“空气切根”,解除根尖的生长优势,从而产生ABA(脱落酸),一直根尖的生长,使从地上部分传输的生长素,送到根鞘的侧根生长点,刺激侧根的产生,使侧根成倍数增加,然后用同样的方法刺激侧根,侧根又产生更多的侧根,数量大而短粗,在发酵的基质竞相占据新的空间。由于它养分足透气好,使植物的生长大大加快,进而使主根性植物的根系变成很多侧根系,从而提高苗木的成活率和促进三叶青块根生长。
①使用控根容器
控根容器规格建议直径x高度为15厘米x20厘米。为了防止杂草,摆放控根容器区域林地实行带垦或劈草后铺设地膜。基质配方为林地腐殖质土或泥炭33:红壤16:蛭石26:珍珠岩8:砻糠17,堆沤发热后才能使用。
②直接栽种在林地
林地坡度<15°可全垦整地和修筑水平梯带:15°-30°进行带状或块状整地,带(块)内全垦,带(块)
间、山顶、山脊和陡坡保留原有植被,防止水土流失,保护生态环境。直接栽种到林地,要求翻耕土地南北方向打畦,畦高30厘米,宽度40厘米,畦距20厘米。畦面两侧开沟,深度10厘米。
(2)种植。在每年的冬季和春季栽植,要求随起苗随栽,避免苗根遭受风吹和日晒。栽植时苗木要扶正压实、根系舒展。造林、控根容器摆放,株行距为30厘米x40厘米,密度为3000株/亩;具体依据遮蔽的乔木而定。在畦内开沟撒入适当的钙镁磷肥和草木灰,每30厘米 -株排好三叶青种苗,覆盖少量泥土,压紧踩实,浇足定根水即可。
(3)管理。栽植后应加强幼苗管护工作,定期检查,成活率达不到85%以上的,要及时采用规格相同的苗木进行补植。在林地内依托地势可修建蓄水池和喷滴灌等灌溉设施,做好保水保土工作,提高苗木的保存率,促进生长。但同时,也忌积水。为了保证地道药材品质,禁用除草剂。施肥以农家肥、草木灰等钾肥为主,尽量少用化肥。春、夏季以人粪尿、猪、牛栏粪等为主;秋、冬季开环状沟施堆肥或厩肥,并进行培土。每年中耕除草3至4次,夏季在植株周围或水平带面适度进行中耕除草,浅锄3厘米;适度适时抚育拔草。秋冬季采用带状中耕除草,深度3-5厘米,带的宽度随三叶青行距而定,隔年轮换。冬季适当剪去过密弱枝和枯枝。
(4)病虫害防治。三叶青抗病能力强,基本无病害,唯一的病害是叶斑病(叶面出现圆形小黑斑)。防治方法是排涝通风,喷施65%代森锌55~600倍液或用波尔多液硫酸铜:生石灰:水=1:1:150,给予防治。
(5)控制光照度。长时间的太阳光直射,三叶青将不能存活。在春末、夏季、秋初应酌情遮挡60%-80%的太阳光,秋后及冬季和初春时节则需稍高的光照度,以利三叶青块根生长,提高产量。三叶青块根高产的关键一是在做好田间管理的同时,控制好光照度和掌握好采收时间;二是合理添施肥料,调节湿度。
(6)采收与加工。栽后第四年进行采收。控根容器栽培的,把容器插销打开,摘除块根。若直接栽种在林地上,用小锄头挖掘获取块根,块根获取后,阴凉处风干即可。
为了最大限度利用栽种的苗木在摘取块根后,应及时覆土还原,重新栽种好,并浇透水。同时,为刺激块根生长,提高成活率,适当剪除地上藤的长度,保留30厘米。